摘要
选择18头刚出生的荷斯坦奶犊牛,分为A、B、C组,每组6头,公母各半。研究去皮豆粕(DSM)和全脂大豆(FFS)替代50%乳源蛋白对犊牛血液生化指标和犊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6d时犊牛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含量以及γ-谷氨酰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趋势为DSM替代组(A组)>FFS替代组(B组)>全乳组(C组)(P>0.05);与C组比较,A、B组血清白蛋白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A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同期A组和B组犊牛的体重分别比C组低8.08%和5.33%,C组犊牛的胸围、体高、体斜长均大于A、B组,可见DSM和FFS对36d犊牛的肝脏功能和生长性能有一定的不良影响。96d时,各组犊牛血液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365d时,A、B组犊牛的各项生长指标与C组相近,犊牛的补偿生长作用足可弥补DSM和FFS对犊牛早期生长造成的影响,哺乳期用含DSM、FFS的代乳料可低成本培育犊牛。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