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多层螺旋 CT(MSCT)表现与其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结直肠癌 MSCT 表现和对应病例的病理组织分型、淋巴结转移和周围浸润情况。全部病例术前清洁肠道,然后用2.5%的等渗甘露醇溶液灌肠,再进行64层螺旋 CT 平扫和门静脉期增强扫描。首先按照病理高、中、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对病例进行分类,对各种组织类型肿瘤的 MSCT 表现形态、平扫和增强的肿瘤实质 CT 值,淋巴结和其他脏器远处转移、周围浸润情况进行了分析。最后按照病理,将病例分成3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第1组为低分化腺癌,第2组为黏液细胞癌和印戒细胞癌,第3组为中高分化腺癌。结果中分化腺癌74例;高分化4例;低分化6例;黏液腺癌7例;印戒细胞癌1例。低分化平扫 CT 值约41.00±6.39HU,增强后 CT 值约74.83±9.48HU;黏液腺癌与印戒细胞癌的平扫 CT 值约39.00±3.46HU,增强后 CT 值约73.66±11.66HU;中高分化腺癌的平扫 CT 值约44.83±5.95HU,增强后 CT 值约85.05±10.47HU。这3组 CT 值经方差分析,平扫 P=0.028,增强 P=0.015,均有统计学意义。三组病例的淋巴结转移率,低分化组为50%,黏液腺癌组为37.5%,中高分化组为28.2%,经卡方检验,三组病例淋巴结转移率的 P=0.483,无统计学意义;三组中出现肠外浸润的百分率分别各是66.7%(4/6)、75%(6/8)和35.9%(28/78),出现不均匀强化或分层状强化的分别各是83 3%(5/6)、100%(8/8)和38.5%(30/78),P 值分别为0.043和0.001,有统计学意义;发生肝、肺等远处器官转移率分别各是0%(0/6)、12.5%(1/8)和11.5%(9/78),统计分析无明确统计学意义。因此,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包括印戒细胞癌)和中高分化腺癌之间在 MSCT 表现上有较显著的差异性。结论多层螺旋 CT 平扫加增强扫描有助于判断结直肠癌的病理学类型。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