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产前Bishop评分联合超声检测对首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在临床中选择的预测作用,旨在为剖宫产术后再妊娠临床分娩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2018年6月在该院首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73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按分娩方式不同分为阴道分娩组(112例)和剖宫产组(61例),分析两组孕妇使用不同分娩方式的一般资料(年龄、孕期、身高、体质量和体质指数)、分娩前阴道检查的状况及最新的超声测量结果、Bishop评分,选择最适宜的分娩方式,降低母婴并发症。结果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产妇、新生儿均未出现围产期死亡。剖宫产组孕妇产褥感染率高于阴道分娩组(χ2=18. 32,P<0. 001)、初次母乳喂养(t=26. 80,P<0. 001)与住院时间长短(t=18. 07,P<0. 001)以及出生体质量也是剖宫产组孕妇高于阴道分娩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535,P=0. 465),严重并发症如羊水栓塞等也均未出现。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325,P=0. 746),新生儿窒息(χ2=1. 083,P=0. 298)、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χ2=0. 189,P=0. 664)、新生儿发生产伤(χ2=0. 018,P=0. 892)、新生儿暂时性呼吸困难或第Ⅱ型呼吸窘迫综合征(χ2=0. 299,P=0. 585)和黄疸(χ2=0. 519,P=0. 471)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阴道分娩组Bishop评分较剖宫产术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 63,P<0. 001)。剖宫产组胎儿体质量较重(t=307. 7,P<0. 001),孕妇自身宫颈长度较长(t=10. 32,P<0. 001),两组孕妇的胎儿均是枕先露。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首次剖宫产再次妊娠如何选择分娩方式与Bishop评分、超声测量最后一次结果、宫颈长度有关,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在Bishop=4分、超声测量胎儿体质量=4 200 g、宫颈长度=28 mm是阴道分娩试产的最理想临界值。结论通过Bishop评分联合超声检测,对于首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选择分娩方式上,阴道分娩相对安全,在妊娠后期,分娩过程和新生儿早期结局都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