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乌梅丸出自《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主"蛔厥""下利"。但临证若拘泥于"厥""利"两端,则会限制本方的应用,诚如蒲辅周先生所言:"外感陷入厥阴,七情伤及厥阴,虽临床表现不一,谨守病机,皆可用乌梅丸或循其法而达异病同治"[1]。近年来有关乌梅丸的研究不断深化,其临床应用也日渐广泛。笔者现将运用乌梅丸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验案2则介绍如下。1定时发作支气管哮喘袁某,女,30岁。2018年1月12日初诊。

  • 单位
    无锡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