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这个题目,套用了扎西拉姆·多多流传甚广的词《见或不见》。"见或不见",这一带有选择性的四字短语,唇齿流转间,道尽了情人间的欲言又止和深情款款;而"写或不写",自古就有知识分子在此分野,孔子"述而不作",而更多的,则选择了前者,他们借助文字,确立自我,留下浩如烟海的作品。写或不写,并非一个动作的区别,它的背后,是对文字功能的不同看法。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信仰,便有什么样的"写作观"。本期专题文章中,配合别册的刊行,有一组关于黄子平先生的文章,读后给我印象最深,启发也最多。为了喂饱被调动起来的阅读胃口,趁热把黄老师的著作全部买来,同时在网上收集所有关于黄老师的文字,由一个文本到多个文本,由多个文本到一个立体而生动的人,借由文字这一向导朝向并走近一个人的心灵,阅读是最有效的方式。正如黄老师所说的"我批评"这个奇妙而多义的短语组合,在"自我审视"与"他者言说"的互参互证中,一个独立的精神个体便赫然醒目。"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我想,阅读之妙大概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