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针对四川盆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需要,应用2016年12月26日至2017年1月11日川南城市群(宜宾、自贡、泸州、内江、乐山)大气污染物浓度观测数据和气象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和污染天气诊断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这次川南城市群跨年度空气重污染过程的污染变化特征及其气象成因。结果表明:南支槽加强并引导其槽前西南干暖气流北上,致使当地低层大气增温,形成低空等温或逆温层,限制当地大气污染物扩散,是助长此重污染过程形成的主要天气系统。川南城市群低空的风向辐合,以及高相对湿度(未形成降水)所产生的吸湿增长效应,与低空等温或逆温配合,促使此次污染物浓度达到峰值(AQI为286)。南支槽减弱,随之原有等温或逆温层被破坏,逐渐减弱消失,低层风向辐合消失,川南城市群上空三维大气扩散能力增强,大气污染物浓度降低,最后降水的湿清除作用使当地污染物浓度快速降低,污染过程结束。本研究发现了有别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大气重污染的天气系统和相应气象成因,为深入认识川南城市群大气重污染气象成因及其防控提供了新的重要参考依据。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