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刺药灸治疗梨状肌综合征39例临床观察

作者:李波; 刘志强; 李莉; 刘玉柱; 马胜*
来源: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 44(04): 405-409.
DOI:10.16294/j.cnki.1007-659x.2020.04.013

摘要

目的:观察围刺药灸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17例确诊为梨状肌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围刺药灸组、围刺组、常规针刺组,各39例。围刺药灸组和围刺组均于环跳穴、阿是穴(梨状肌体表投影压痛点)行围刺法为主,配以阳陵泉、委中穴的针刺治疗,同时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TDP)照射,围刺药灸组在围刺治疗结束后于环跳穴、阿是穴行药灸治疗;常规针刺组采用循经取穴法,穴取环跳、委中、阳陵泉、秩边、承山、悬钟、八髎穴和腰夹脊(L1~5)行针刺治疗,同时用TDP照射。各组均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4周,分析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胫神经H反射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各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围刺药灸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围刺组、常规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临床疗效比较,围刺药灸组显效率(92.3%)、总有效率(94.9%),优于围刺组和常规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H反射潜伏期均有不同程度缩短(P<0.05),围刺药灸组明显优于围刺组和常规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各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围刺药灸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围刺和常规针刺,且安全性高。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