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从对偶符号的形式意义、存在意义以及实用意义三层意义出发,探索了在传统文化、个体惯用思维以及特定历史环境的合力作用下的译者主体建构。认为严复译著中的对偶体现了译者的审美旨趣、思维方式以及特殊交际情感的建构,正是这种鲜明的主体性使得其译作更具特色,经久不衰。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