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灸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大鼠运动功能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采用改良Allens法制作脊髓中度损伤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通督调神灸组,每组各30只。造模完成后,模型组大鼠仅给予预防感染等处理,通督调神灸组大鼠除预防感染外予以通督调神灸治疗,取百会、大椎、至阳、命门等穴,每穴5 min,每天1次,连续7 d。分别于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各取10只大鼠,选择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法评估脊髓损伤后的运动功能;ELISA法检测脊髓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1,HMGB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18、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术后第1天,各组大鼠双下肢均出现迟缓性瘫痪,未见明显双下肢各关节的活动;术后第3天,各组大鼠双下肢部分关节有轻度活动;术后第7天,模型组大鼠双下肢各关节能够轻度伸缩运动,但不能支撑站立,通督调神灸组大鼠双下肢各关节可见较大范围活动。术后第3天及第7天,与模型组比较,通督调神灸组大鼠的BBB评分升高,脊髓组织中HMGB1、IL-1β、IL-18、NF-κB表达水平下降;与术后第1天比较,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7天各组大鼠的BBB评分升高,脊髓组织内HMGB1、IL-1β、IL-18、NF-κB的表达水平下降;与术后第3天比较,术后第7天各组大鼠的BBB评分升高,脊髓组织内HMGB1、IL-1β、IL-18、NF-κB的表达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督调神灸能够提高SCI大鼠运动功能,抑制脊髓组织内HMGB1、IL-1β、IL-18、NF-κB的表达,改善脊髓组织内环境,减轻脊髓神经损伤,促进脊髓的神经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