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研究目的】高阳地热田赋存丰富的中低温地热资源,地热流体水文地球化学研究是认识深部地热水循环过程、揭示地热系统的成因机制的有效手段。【研究方法】通过对高阳地热田地热水样品的水化学及同位素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深部地热水的形成与演化过程。【研究结果】结果表明碳酸盐岩热储水化学类型为Cl-Na型,砂岩热储水化学类型为HCO3·Cl-Na和Cl·HCO3-Na型,地热水中的离子组分主要受盐岩、碳酸盐岩的溶解以及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所控制。地热水接受太行山和燕山山区大气降水补给,补给高程在759.12~1092.33m之间。雾迷山组热储温度为102~154℃,热循环深度为2524~4020m;馆陶组热储温度为61~84℃,热循环深度为1357~2024m。【结论】高阳地热田雾迷山组热储水样γNa+/γCl-小于馆陶组热储,γSO42-/γCl-和γCl-/(γHCO3-+CO32-)大于馆陶组热储,说明雾迷山组热储相比于馆陶组热储变质程度更高,封闭性更好,地热水循环速度更缓慢,盐化程度更高。深部热储的热量一部分通过热水沿断裂通道以热对流的方式向上传递,另一部分通过岩石以热传导的方式向上传递,形成对流-传导型地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