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白内障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全眼球差对焦深及客观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的年龄相关白内障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3个月患者80例(140只眼).非球面IOL眼110只眼,球面IOL眼30只眼.对5 mm瞳孔下非球面IOL全眼球差进行分三组,Ⅰ组(-0.1 μm≤SA<0.05 μm) 32只眼,Ⅱ组(0.05μm≤SA<0.15 μm) 38只眼,Ⅲ组(0.15 μm≤SA<0.4 μm)40只眼,用i-Trace波前像差仪测量全眼像差及角膜像差进行像差分析.使用VOL-CT软件,+2.00~-2.00 D,经过焦点分析绘制斯特尔比率(Ste-rol Ratio,SR)曲线,对比不同球差组的离焦.去除散光后,根据离焦计算斯特尔比率,同时从该软件可以获得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截止空间频率.SR和MTF截止空间频率作为评价光学质量的标准.我们所测的焦深(depth of focus,DOF)值是按大于等于SR最大值80%的离焦范围计算.分析非球面IOL不同全眼球差组对焦深及视觉质量的影响并同球面IOL组比较.结果 5 mm瞳孔直径下非球面IOL组MTF截止空间频率和斯特尔率比球面IOL组有所增加,其中非球面IOLII组(0.05 μm≤SA<0.15 μm)比Ⅰ、Ⅲ组均有轻度的增加,然而球面IOL组焦深最大.SR随球差的增加而减小,焦深与全眼球差成正相关.结论 白内障术后余留一定全眼球差(约+0.08 μm)可以改善视觉质量,同时有较好的矫正远距离的近距离视力及阅读能力.最终全眼球差在0.07~0.1 μm时可以获得较好的视网膜成像质量及较高的离焦耐受性.
-
单位天津市眼科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 眼科临床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