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粒径成熟好氧颗粒污泥EPS的三维荧光光谱特性

作者:李定昌; 王琦; 高景峰; 高永青; 张帅
来源:中国给水排水, 2018, 34(07): 26-31.
DOI:10.19853/j.zgjsps.1000-4602.2018.07.006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粒径成熟好氧颗粒污泥(AGS)中胞外聚合物(EPS)的分布及物理化学特性,探究AGS的最优培养粒径,采用超声结合加热法提取了SBR中8种不同粒径成熟AGS的EPS,并利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结合化学法对其主要组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3D-EEM分析结果显示,随着AGS粒径的不断增大,AGS中蛋白质类的荧光强度逐渐增强,表明蛋白质类物质在大粒径(d>1.25 mm)AGS内分布较多,蛋白质类物质有助于污泥的颗粒化。腐殖酸类物质的荧光强度随着粒径的增大而逐渐减弱,意味着腐殖酸类物质在小粒径AGS中分布较多,表明其可能对AGS的形成影响不大。在AGS的培养过程中,并非粒径越大越好。研究中,不同粒径AGS的蛋白质/多糖在1.62.0 mm范围内达到最大,且在此范围内AGS的SVI30值最低,因此可以认为1.62.0 mm是AGS的最优粒径。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