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途径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颈胸血管外科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80例,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周围静脉置管,观察组给予深静脉置管,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管开通人数,治疗前后Porter评分、大腿及小腿患侧、健侧的周径差值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开通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并发症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Porter评分为(9.3±2.2)分,治疗后Porter评分为(5.9±2.1)分,观察组治疗前Porter评分为(9.2±2.5)分,治疗后Porter评分为(3.5±1.2)分,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Porter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orter评分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大腿患侧-健侧周径差治疗前为(5.6±2.1)cm、治疗后为(2.2±0.7)cm,小腿患侧-健侧周径差治疗前为(4.3±1.7)cm、治疗后为(1.4±1.6)cm,观察组大腿患侧-健侧周径差治疗前为(5.7±1.9)cm、治疗后为(2.1±0.8)cm,小腿患侧-健侧周径差治疗前为(4.4±1.8)cm、治疗后为(1.5±1.7)cm,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大腿及小腿患侧、健侧的周径差值均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大腿及小腿患侧、健侧的周径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静脉置管及深静脉置管治疗急性下肢静脉深静脉血栓均可取得显著的疗效,但深静脉置管相比于周围静脉置管能够获得更好的静脉通畅率,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