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手法复位后存在残余症状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9月封丘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34例BP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耳石手法复位治疗。随访1个月,根据是否发生残余症状将患者分为无残余组和残余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分析BPPV患者手法复位后存在残余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残余组91例(38.89%),无残余组143例(61.11%)。残余组年龄、病程、复位次数、发病月份、合并内科疾病情况、焦虑状况、高血压、糖尿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血清半胱氨酸水平与无残余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病程>5 d、12月至次年2月发病、复位次数>4、血清25(OH)D3水平为缺乏/不足型、血清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为BPPV者手法复位后存在残余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BPPV患者手法复位后存在发生残余症状的风险,而发生残余症状与年龄、病程、复位次数、发病月份、内科疾病合并情况、焦虑状况、高血压、糖尿病、血清25(OH)D3水平、血清半胱氨酸水平等因素有关,其中病程>5 d、12月至次年2月发病、复位次数>4、血清25(OH)D3水平为缺乏/不足型、血清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为其独立危险因素。
-
单位封丘县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