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NSAIDs肠病肠道获得性免疫的变化

作者:肖源; 车筑平; 杨红静; 程华; 谭庆华
来源:免疫学杂志, 2015, 31(09): 786-789.
DOI:10.13431/j.cnki.immunol.j.20150166

摘要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消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引起肠病时SD大鼠回肠s Ig A、树突状细胞、浆细胞的变化。方法清洁级SD大鼠34只,雌雄各半,年龄8周,体质量200220 g,分为药物损伤模型组(阿司匹林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每组17只。药物损伤模型组腹腔注射阿司匹林,100 mg/kg,每天2次;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天2次。2周后处死大鼠,在距回盲瓣5 cm近端肠管切取回肠段2 cm。ELISA法检测回肠组织s Ig A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回肠组织CD205、CD38阳性染色细胞数量。结果阿司匹林组与对照组比较,阿司匹林注射组大鼠回肠黏膜s Ig A降低(P<0.05),树突状细胞和浆细胞数量增多(P<0.01)。结论 NSAIDs肠病发生后,树突状细胞和浆细胞数量增多,这提示肠道发生适应性免疫反应。但最终肠道黏膜内s Ig A分泌明显较少,这可能与分泌型Ig A形成过程受损相关,最可能发生在Ig A与SC在上皮细胞内装配的过程中。这说明,NSAIDs肠病不仅损害肠黏膜屏障,还可致体液免疫紊乱。

  • 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贵阳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贵州医科大学;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