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解不同发酵终点对坛子肉中细菌群落结构及其风味的影响,采集不同发酵终点的坛子肉样品,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以及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对样品的细菌群落结构以及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检测及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坛子肉样品中获得有效序列数的平均值为24 763条,OTU丰度最高的是90 d发酵坛子肉,为761个;60 d发酵坛子肉和90 d发酵坛子肉的OTU相同种类数最高,有638个;发酵60 d、90 d坛子肉中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明显高于发酵75 d坛子肉,且60 d、90 d发酵坛子肉的细菌群落结构较相近。不同发酵终点坛子肉中挥发性物质种类存在较大差异,挥发性物质含量差异不显著。发酵75 d坛子肉中挥发性物质种类最少,共检出44种挥发性物质;发酵90 d时,挥发性物质种类达到最大值,共检出65种;发酵60 d坛子肉中挥发性物质的相对含量最高,为85.89%。60 d发酵坛子肉与90 d发酵坛子肉的感官评分差异不显著。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坛内细菌群落结构、坛子肉风味,建议冬季生产采用60 d左右的发酵时间较为适宜。

  • 单位
    四川旅游学院;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