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神经性皮炎隶属于“顽癣”、“摄领疮”范畴。常被称作慢性单纯性苔藓。多表现为局限性病变,颈部、腕部、骶尾部、踝部为其好发部位,亦可见于眼睑、腰背部、四肢、外阴等部位。目前临床治疗本病多选择针灸疗法,安全性高、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探讨神经性皮炎的针灸诊疗特点及相关规律,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检索中国知网(1959—2021年)、中文万方数据库(1983—2021年)、PUBMED(1974—2021年)中有关针灸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报道,根据文献检索结果,分析针灸辨证施治特点,治疗过程中的选穴依据及干预措施,同时总结针灸频率、总疗程、疗效(近期及远期)、随访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评价。结果 对纳入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神经性皮炎采用针灸治疗时以辨病为主,与辨证配穴相结合,取穴以皮损局部皮肤、曲池、三阴交、风池、足三里、血海等穴位为主;用梅花针在皮损部位局部叩刺,直至局部皮肤充血或少量出血,同时辅以灸法最常见;治疗总疗程为4~8周,频率大多采用隔日1次。结论 神经性皮炎采用针灸治疗的近期疗效较好,部分病例远期疗效尚可,且安全性高,症状可明显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