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养精种玉汤治疗薄型子宫内膜(Thin endometrium,TE)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以及文献补充的方式收集、筛选养精种玉汤(山茱萸、白芍、熟地黄、当归)的活性成分;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收集薄型子宫内膜相关的疾病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潜在作用靶点的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养精种玉汤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行潜在作用靶点的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出养精种玉汤66种活性成分,得到其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潜在作用靶点(共同靶点)173个,其中关键靶点包括VEGFA、CASP3、PTGS2、MAPK1、MMP3、AKT1等;潜在作用靶点主要涉及癌症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191条。结论养精种玉汤可能主要通过调控雌激素水平,影响血管生成,介导细胞增殖凋亡,抑制炎性反应等方面来发挥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作用。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