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观测不同部位下腔静脉内径及其变异度的研究

作者:张青; 刘大为; 王小亭; 张宏民; 何怀武; 晁彦公; 王春鲜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2014, 53(11): 880-883.
DOI:10.3760/cma.j.issn.0578-1426.2014.11.009

摘要

目的于剑突下和右侧腹腋中线超声观察纵切面不同呼吸状态下的下腔静脉内径及变异度,探讨两个部位、不同呼吸状态间的相关性。方法选2013年11-12月连续入住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患者127例,分别于剑突下和右侧腹腋中线部位超声观测纵切面不同呼吸状态下的下腔静脉内径值,计算其变异度。结果(1)127例患者中采用右侧腹腋中线观察下腔静脉者124例(占97.6%),采用剑突下观察下腔静脉者83例(占65.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42,P<0.01);两个部位同时检查者81例,其中自主呼吸者44例,机械通气者37例。(2)机械通气者、自主呼吸者右侧腹腋中线与剑突下的下腔静脉内径值在呼气末、吸气末及变异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选机械通气者剑突下呼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值≥2 cm者,右侧腹腋中线下腔静脉内径值为(2.25±0.32)cm,剑突下为(2.10±0.12)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3)。选自主呼吸者剑突下呼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值≥2 cm者,2个部位呼气末、吸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变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选机械通气者剑突下呼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值≤1.5 cm者,右侧腹腋中线下腔静脉内径值为(1.58±0.43)cm,剑突下为(1.09±0.3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选自主呼吸者剑突下呼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值≤1.5 cm者,2个部位呼气末、吸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值、变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相关性分析:①机械通气者:右侧腹腋中线呼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值与剑突下呼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值相关(r=0.565,P=0.000)。②自主呼吸者:右侧腹腋中线呼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值与剑突下呼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值相关(r=0.526,P=0.000),右侧腹腋中线吸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值与剑突下吸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值相关(r=0.454,P=0.002),右侧腹腋中线下腔静脉内径变异度与剑突下下腔静脉内径变异度相关(r=0.513,P=0.000)。结论剑突下与右侧腹腋中线超声观测纵切面下腔静脉内径及变异度存在差异,无法互相替代。如果以右侧腹腋中线观测结果指导临床工作存在一定问题,需更深入的研究。

  • 单位
    北京协和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