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孕妇的临床预后特点及结局。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8年8月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75例先天性心脏病孕妇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孕妇入院时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其分别纳入Ⅰ级组、Ⅱ级组、Ⅲ~Ⅳ级组,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总结临床处理体会。结果Ⅱ级组孕周小于Ⅰ级组,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心衰发生率及产褥感染发生率高于Ⅰ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Ⅲ~Ⅳ级组孕周小于Ⅱ级组,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心衰发生率高于Ⅱ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Ⅲ~Ⅳ级组围生儿出生体质量、5 min Apgar评分低于Ⅰ级组、Ⅱ级组,早产率、胎儿生长受限(FGR)率及死亡率均高于Ⅰ级组、Ⅱ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孕妇的母婴结局与孕妇心功能分级密切相关,Ⅰ~Ⅱ级孕妇母婴结局普遍良好,临床处理应尽可能维持孕产妇心功能在Ⅰ~Ⅱ级。
-
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