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嗪对顺铂诱导药物中毒性聋大鼠NO、H2O2、CAT及GSH-Px的影响

作者:石磊; 冷辉; 马贤德; 王爱平; 曲中源; 马梽轩; 舒福; 金婧
来源: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 24(12): 1-4.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2.12.001

摘要

目的 研究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TMP)对顺铂(cisplatin,DDP)诱导药物中毒性聋(ototoxic deafness,OD)大鼠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水平的影响,探究TMP对OD的干预作用与机制。方法 先将72只健康雌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B组)与模型组(M组),对B组大鼠进行常规饲养,对M组大鼠采用腹腔注射DDP的方式诱导OD模型,运用听性脑干反应测听(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udiometry,ABR)与基底膜铺片技术对模型进行评价。于模型成功复制后,再次通过随机的方式将B组与M组各自再分为2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BC组),空白+川芎嗪组(BC+TMP组),模型对照组(MC组),模型+川芎嗪组(MC+TMP组)。BC+TMP组与MC+TMP组大鼠经腹腔注射TMP注射液(140 mg·kg-1·d-1),BC组及MC组大鼠接受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均每日1次,连续干预2周,于末次注射给药后1 h处死大鼠。使用比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NO、H2O2、CAT及GSH-Px水平。结果 ABR检测结果显示,与B组相比,M组大鼠ABR阈值明显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基底膜铺片显示B组大鼠耳蜗毛细胞整齐排列,分布均匀,未见明显细胞缺失;M组大鼠耳蜗毛细胞明显变形,排列不均匀,许多细胞间连接不完全,可见大量毛细胞出现溶解破坏,ABR与基底膜铺片结果提示对M组的造模成功。此外,MC+TMP组大鼠基底膜铺片显示其耳蜗毛细胞可见缺失与变形,细胞间连接不完全,但其损伤程度低于MC组,同时,4组大鼠血清中NO、H2O2、CAT及GSH-Px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与BC组和BC+TMP组比较,MC组大鼠血清中NO与H2O2水平明显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T及GSH-Px水平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C组比较,MC+TMP组大鼠血清中NO与H2O2水平明显更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T及GSH-Px明显更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DP可诱导OD大鼠模型,TMP对OD模型大鼠可以通过减少机体内氧自由基产生,提高CAT及GSH-Px活性,从而减轻DDP对耳蜗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