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延伸型胆管支架置入前后实验猪胆道菌群多样性分析

作者:徐晓芬; 程卓; 闫秀娥; 常虹; 张耀朋; 郑炜; 刘文正; 王迎春; 张阔; 黄永辉*
来源: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23, 40(06): 472-477.
DOI:10.3760/cma.j.cn321463-20230104-00167

摘要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对比肠内延伸型胆管支架(enteral extended biliary stent, EEBS)和传统塑料支架置入前后的胆道菌群变化, 初步探索EEBS在预防支架堵塞中的可能机制。方法 12只健康巴马小型猪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分为传统塑料支架组(n=6)和EEBS组(n=6), 在支架置入前及置入后4周拔除支架时采集胆汁标本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 分析比较不同支架置入前后胆汁菌群结构及多样性。结果 12只实验猪均未发生急性胆管炎、穿孔、出血、死亡等并发症, 支架置入8 d后内镜复查两组支架均已脱落, 于此时采集胆汁标本进行菌群分析。两组实验猪的胆道菌群在门水平主要是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传统塑料支架组支架置入后Shannon指数(P=0.004)和Simpson指数(P=0.008)较前显著减小;Beta多样性分析也提示传统塑料支架置入前后菌群结构发生显著变化(Anosim:R=0.514 8, P=0.011)。EEBS组支架置入前后Observed species指数(P=0.095)、Chao1指数(P=0.136)、Shannon指数(P=0.353)和Simpson指数(P=0.227)及Beta多样性(Anosim:R=0.059 3, P=0.18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菌LEfSe分析显示, 传统塑料支架组支架置入后脆弱拟杆菌、变形菌门-γ变形菌纲-肠杆菌目-肠杆菌科-埃希志贺菌属-大肠埃希菌丰度显著升高, EEBS组支架置入后脱硫菌门-脱硫菌纲-脱硫菌目-脱硫菌科-嗜胆菌属丰度显著升高。结论 EEBS短期置入后胆道菌群变化较小, 可能通过延长反流路径达到了预防肠胆反流的效果。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