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登革热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10月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确诊收治的201例登革热患者临床资料。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201例登革热患者中,男性97例(48.26%),女性104例(51.74%),>60岁患者(老年组)40例(19.90%)。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99.00%)、乏力(85.07%)、肌肉酸痛(85.57%)。实验室检查显示,多数患者有中性粒细胞减少(90.53%)、血小板减少(70.00%)、肝功能损害(30.00%)。老年组血小板下降发生率较青中年组高(66.67%vs. 85.25%,P=0.04)。此外,老年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较高(50.00%vs. 25.64%,P=0.01),且肝功能损害更重。病原学检查显示,本地感染患者均为基因1型,2例输入性病例分别为基因2型和基因3型。治疗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多数为轻症,预后好。结论:本次登革热流行主要为基因1型,以发热、乏力、肌肉酸痛为典型临床表现,多伴有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下降、肝功能损害,老年患者更为明显,需引起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