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9年第7届国际地貌学大会上,由大会主席提议,国际地貌学家协会批准设立"IAG丹霞地貌工作组"。2010年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中国丹霞"成功申遗。这两大事件标志着中国土生土长的丹霞地貌走向了世界,登上了国际学术舞台。但是,丹霞地貌提出的原定义缺乏专业规范的科学表述,产生了不应有的认知误区,引起了后期丹霞地貌研究的诸多争议与国际地貌学界无法进行全球对比交流等弊端。文章梳理了丹霞地貌定义的专业缺陷、容易产生误解的术语及误区,运用科学抽象方法与认知路线图,对原定义去伪存真,遵循"分离—提纯—简化"的程序提取了丹霞地貌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提出了适用于全球对比的丹霞地貌科学定义:以流水侵蚀为主,并在重力崩塌、风化、溶蚀等外营力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以陡崖坡为坡面特征的红层地貌。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