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估异型血小板输注用于双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救治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德达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53例双抗治疗后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输注同型血小板,25例输注异型血小板。采用血小板增高指数(corrected count increment,CCI)评估血小板输注数量的变化,血栓弹力图评估血小板功能的变化。结果:同型组患者输注红细胞量,血浆量和血小板量分别是(3.8±1.8)、(5.7±2.4)、(1.8±0.4)U,与异型组(4.1±2.1)、(6.3±2.2)、(1.8±0.4)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术后胆红素和血红蛋白尿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注异型血小板组1h和24h CCI分别是[(19.6±4.4)、(8.8±2.8)/ml],显著低于输注同型组的结果[(23.5±4.3)、(15.8±3.4)/ml,P<0.01]。血小板输注前后,异型血小板输注组的最大血栓振幅(MA)、花生四烯酸(AA)抑制率(%)和二磷酸腺苷(ADP)抑制率(%)分别是[(60.5±8.0)vs.(50.1±8.3) mm,P<0.01]、[(86.8±9.7)%vs.(81.8±9.3)%,P<0.01]、[(96.1±4.9)%vs.(90.6±4.7)%,P <0.01]。血小板输注前后,同型血小板输注组的MA、AA抑制率(%)和ADP抑制率(%)分别是[(61.8±6.4)%vs.(52.2±8.4) mm,P <0.01]、[(87.6±9.8)%vs.(80.3±11.4)%,P <0.01]、[(94.2±4.9)%vs.(88.2±5.9)%,P <0.01)。两组患者比较输注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h引流量,出血二开率,30d死亡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术前应用双抗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输注异型血小板可以很好的改善围术期的血小板功能,达到和输注同型血小板相似的临床疗效。该方法是一个实用、有效措施,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