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提出,沿线城市如何发挥节点作用、促使其与"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接成为国家顶层设计的重中之重。城市是国家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特征的缩影。"长江经济带"沿线节点城市竞争力的实证研究不仅对我国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还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模式参考,是中国经验适用性的试点。本文引入"公共价值账户"理论,重构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对价值指标进行赋值、计分,计算了2015年"长江经济带"沿线20个节点城市竞争力,并通过聚类分析将之分为四大城市发展类型,为未来城市竞争力测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