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解决赤泥固废大量堆存,开发赤泥资源化的高值产品,本文以大掺量赤泥、磷石膏、粉煤灰等大宗固废为主要原料制备赤泥基轻质土。由于赤泥基轻质土自身的水化特性,其力学性能和内部结构受养护环境的影响尤为明显,目前相关研究较少,工程应用上缺乏理论支撑。本文探究赤泥基轻质土在-20℃、0℃、20℃、40℃、60℃覆膜养护、常温水浴和干燥环境下的7种养护条件的强度发展规律,分析养护条件对水化产物的类型、分布及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旨在为赤泥基轻质土在不同养护条件应用于道路垂直拓宽,桥梁减跨等领域提供相关参考。结果表明,赤泥基轻质土的早期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将养护温度由20℃提高至40℃,3 d抗压强度平均增长356%,7 d抗压强度增长98.7%,微观结构上表现为钙矾石的生成速率提高,形成更致密的三维网状结构,养护温度达到60℃则导致试样强度降低,微结构的整体性破坏。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