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采用分子系统学方法分析鼠尾草属药用植物及其近缘种的遗传多样性,为准确进行基源鉴定、阐明本属内的种间关系及发现新的药用资源提供分子证据。本文从野外采集的27个鼠尾草属植物叶片样品中分离提取DNA,PCR扩增ITS区及5.8S rDNA完整序列并测序,采用Mega 3.1软件进行系统学分析。27个鼠尾草样品的ITS及5.8S rDNA区序列全长为612~617 bp,邻接法(neighbor-Joining)构建的系统发生树部分支持了形态学的属下划分,但对部分种的系统位置特别是三叶鼠尾草和黄花鼠尾草两个亚种的处理上与形态学划分存在明显的分歧。序列分析显示5.8S rDNA序列相当保守,而ITS区段则在亚属间差异明显,且原产我国的该属植物与欧美引进种明显具有不同起源。ITS系统树对于亚属和组的处理较为合理,但对组下的划分则表现出了信息量不足,需要其他相关证据的支持。ITS分析支持了丹参组内其他近缘种作为丹参类药材替代资源的合理性,同时也揭示了甘西鼠尾类高山丹参在遗传上与丹参类药材的显著不同。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