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Ag P)患者牙周功能和龈沟液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白介素-33(IL-33)的影响,并分析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Ag P患者119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牙周基础治疗)和联合组(牙周-正畸联合治疗),例数分别为58例和6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牙周功能[牙周袋深度(PD)、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临床附着丧失(AL)]和龈沟液TSLP、IL-33水平,根据PD判断联合组患者的预后情况,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治疗后PD、GI、PLI、AL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龈沟液TSLP、IL-33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61例采用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的Ag P患者,6个月后复查发现,PD<4 mm的患者有38例(预后良好组),PD≥4 mm患者有23例(预后不良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牙周-正畸联合治疗Ag P患者的预后与患牙上下/前后分布位置、患牙最深PD值、牙槽骨高度基线值、PLI、根型态异常情况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牙分布位置为下颌牙、根型态存在异常情况、患牙分布位置为前牙、患牙最深PD值偏大、PLI偏高、牙槽骨高度基线值偏高均是牙周-正畸联合治疗Ag P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与单纯的牙周基础治疗相比,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Ag P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局部炎性反应。同时,患牙上下/前后分布位置、患牙最深PD值、牙槽骨高度基线值、PLI、根型态异常情况均是牙周-正畸联合治疗Ag P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需引起临床重视。
-
单位青岛市市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