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末民初,总铺位于山西太谷的万聚恒夏布庄在四川与华北之间的商业经营中,通过邮局和货栈等的商品调拨、多地赶会的经营方式、公成局走镖和金融机构汇兑的资金调拨,既保障了其长途贩运的正常运行又促进了贸易网络的形成。在包括位伯、保定、鄚州、辛集等处的地理空间内,作为交易市场的直隶中部城镇庙会是连接晋商夏布贸易网络的关键节点。在商业字号视角下,通过考察其贸易网络,可以在商品和资金两个方面揭示出这一时期城镇市场的层级性。其中,在商品市场上按照现有的层级划分标准,鄚州镇是A级地区性商业中心,位伯镇是B级地区性商业中心,晚清时期的保定府从地区性商业中心的B级发展为A级,而直隶的资金市场则可以初步划分为终端市场和转运市场两个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