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百合碱对人肝窦内皮细胞的毒性机制研究

作者:王蔚倩; 叶铉玲; 陈岩; 熊爱珍*; 杨莉*; 王峥涛
来源:中国药理学通报, 2020, 36(06): 833-839.
DOI:10.3969/j.issn.1001-1978.2020.06.018

摘要

目的利用人肝窦内皮细胞(human hepatic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HHSEC)探讨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的体外毒性及其毒性作用机制。方法 CCK-8检测MCT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通过LC-MS检测毒性代谢物吡咯蛋白加合物(PPA)的水平;用试剂盒检测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通过Hoechst染色、荧光底物法和Western blot来检测细胞凋亡情况;QT-PCR分析细胞中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MCT(5,10 mmol·L-1)能明显降低HHSEC的细胞存活率;在给药后的HHSEC和培养基中均检测到了大量PPA,且其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并明显降低了HHSEC中GSH含量。MCT能导致细胞核固缩,同时提高caspase-3蛋白酶活性,诱导细胞中凋亡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MCT诱导代谢活化关键酶CYP3A4,并使细胞中VEGFA和MMP9基因表达上调,NOS3基因则表达下调。结论 MCT经HHSEC内代谢酶代谢活化,同时消耗细胞内GSH,破坏肝脏抗氧化系统,激活了HHSEC凋亡并影响内皮及血管系统等进一步加剧细胞损伤。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