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儒家经典的《大学》在其文中简要勾画了"三纲"、"八目"的框架结构,展示了中国古典时期君子的政治与社会特征:"三纲"内部呈现"内"、"外"、"合"的三角层升关系,其下"八目"是对"三纲"由内及外的阶梯式发舒。本文首先梳理了《大学》的文本逻辑,从其应然层面阐释良性治理机制——伦理自治;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该君子治理框架与应然状态产生紧张关系的历史现实问题。在此过程中,对《大学》的理解需要补齐的是:客观上作为文本前提的天下规定性秩序的运转;理解与实施"三纲八目"的主体;主观上通过怎样的方式理解与贯彻"三纲八目"。
-
单位高等研究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