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评价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价值

作者:费翔; 李楠; 唐文博; 李杰; 罗渝昆*
来源: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1, 23(10): 737-740.
DOI:10.16245/j.cnki.issn1008-6978.2021.10.005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价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因囊息肉样病变行胆囊切除术患者146例,均于术前分别行胆囊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分为胆固醇性息肉组104例和腺瘤性息肉组42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常规超声特征、胆囊结石、息肉数量、息肉内血流、息肉最大径及息肉基底部宽度;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胆囊腺瘤的独立风险因素。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有无胆囊结石及息肉数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息肉内血流信号、息肉最大径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基底部宽度的常规超声测值和超声造影测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内基底部宽度的常规超声测值与超声造影测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息肉内血流信号、超声造影测得息肉基底部宽度是与腺瘤性息肉相关的独立风险因素(均P<0.05)。结论超声造影能够准确反映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形态特征,有助于鉴别胆固醇性息肉与腺瘤性息肉,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