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只要经济学算作是一门科学,那么,它理应同其他科学学科一样,其使命是发现和解释世界的规律和现象。经济学也是人类认识现实世界的一个理论性范式结构。就其识别和发现功能而言,经济学主要关注的是,以价格或价格化方式,对物质存在(物品)的非物质质态,即经济价值(交换价值)进行识别评价。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延伸到对非物质存在的识别评价。非物质存在也有其物质质态(物质载体)和非物质质态。以经济学为基础,形成了各种应用性学科,直至形成管理学体系。这些应用性学科,尽管突破了经济学范式承诺的一些限制,但归根结底还是受经济学范式承诺所规范的。经济学所面对的识别评价问题,大多数属于关于"关系存在"的经济学识别评价。关系存在的质态主要有三种:域内关系(及域类质态)、域际关系(异域交互)和域中之域(多层域类)。经济学范式承诺的变革,即在微观—宏观范式结构中引入域观范式承诺,是为了突破传统经济学范式的封闭性和狭隘性,使经济学能够包容更多的重要因素,增强对现实世界的识别评价功能,提高其现实解释力,可以开阔经济学的眼界,为经济学的学术研究开辟更大的"蓝海"。具有不同质态特征的域观经济体所构成的世界才是现实的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必须形成与此相应的识别评价逻辑体系,才能发现和解释现实世界的经济规律和复杂现象。变革范式,增强经济学之识别、发现功能和现实解释力,还经济学以科学本色,是中国经济学界进行学术创新的一个重要历史使命。

  •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