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起搏部位对高右室起搏比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新发心房颤动(AF)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我院心内科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置入DDD永久起搏器的缓慢性窦房结功能失调或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选择其中高右室起搏比例者(右室起搏累积百分比>50%)共120例,随机分为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组(n=47)及右室间隔部(RVS)起搏组(n=73)。随访内容包括起搏器置入术前、术后3年AF发生情况和超声心动图参数。结果:随访期间RVA组新发AF患者比例高于RVS组(23.40%对16.43%,P=0.03)。术后3年,与RVA组相比,RVS组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缩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对于DDD起搏模式下高右室起搏比例患者,与RVA起搏相比,RVS起搏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AF的发生。

  • 单位
    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