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由于《古兰经》中有多条经文否定诗歌和诗人,因而古代在阿拉伯—波斯地区曾发生过关于诗歌是否应当被提倡的广泛论争。本文梳理了这场论争发生的前因后果,从学理的角度分析、论述了具有和谐音律和高妙修辞的《古兰经》的语言表达方式,击败阿拉伯蒙昧时期不讲究音律的初民诗歌,乃是必然;论述了《古兰经》的语言典范使阿拉伯诗歌走向成熟,发展为严谨的格律诗,使诗歌之学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将诗歌和诗人推向了一个崇高的地位。

  •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