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克服紫荆属(Cercis Linn.)种间杂交种子后期发育障碍,提高杂交后代成活率,缩短育种周期,本实验以紫荆属的湖北紫荆和紫荆杂交的未成熟胚为外植体材料,研究不同消毒方式、不同胚龄对杂交胚萌发的影响以及筛选最适诱导、增殖及生根培养基。结果表明:消毒方式用体积分数为0.1%的HgCl2溶液处理5 min的效果最佳;存活率为76.67%。在授粉后120 d时采样,胚的萌发率(66.3%)最高。胚拯救最适宜的诱导培养基:MS+3.0 mg·L–1 6-BA+0.05 mg·L–1 NAA+0.05 mg·L–1 GA+150 mg·L–1 AC,诱导率为95%;最佳增殖培养基:MS+1.5 mg·L–1 KT+1.5 mg·L–1 6-BA+0.05 mg·L–1 NAA+150 mg·L–1 AC,增殖系数为4.79;最佳生根培养基:1/2MS+0.5 mg·L–1 NAA+0.1 mg·L–1 VH+150 mg·L–1 AC,生根率为81.67%。下地炼苗后的移栽成活率为87.53%。本实验旨在建立有效的胚拯救体系,为提高紫荆属种间远缘杂交成功率提供有效技术,同时为紫荆属种间杂交育种提供新的种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