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视角,基于该理论三大基本概念——场域、惯习和资本,首先探析文学场域内王安忆上海书写的惯习形成及其场域资本的积累,然后重点论述其代表作《长恨歌》的英译者白睿文翻译场域内的惯习形成和资本积累,以及在此基础上《长恨歌》的翻译、出版和传播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首先,《长恨歌》上海书写的翻译、出版和传播过程始终伴随着场域参与者如译者、作者、学者、书评家、出版社之间场域利益的争斗和协调;其次,在此过程中译者起了决定性作用,他基于自身惯习和资本,坚持原著精神,运用异化翻译策略,执着地在译文中表现上海地域文化,同时拒绝市场的媚俗,最终成就了原文本中上海书写的成功翻译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