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推拿对运动疲劳大鼠膝关节软骨退变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3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C组(空白组)、M3组(3 d模型组)、T3组(3 d推拿干预组)、M7组(7 d模型组)、T7组(7 d推拿干预组)。C组6只,其余各组每组8只。C组自然喂养,不进行干预;M组与T组均采用“运动疲劳造模方法”进行造模,T组于造模结束后采用揉法分别施术于双侧股四头肌及腓肠肌,并通过柔性纳米传感器量化手法力度在4~5 N范围内。主要观察指标:通过HE染色及电镜检测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活性及含量。多样本均数间比较采用One-Way ANOVA检验,方差齐则采用LSD检验,方差不齐则采用Tamhane’s T2检验。结果 1.形态学观察结果:(1)组织切片及HE染色:(1)C组:未见明显病理改变;(2)M3组:关节软骨结构不完整,局部关节软骨表层粗糙改变,浅层软骨细胞排列轻度紊乱,关节软骨表层有缺损表现,其他未见明显病理改变;(3)M7组:关节软骨结构不完整,局部关节软骨表层变得粗糙不整,浅层软骨细胞排列紊乱明显,软骨层变薄,软骨细胞坏死表现,关节软骨表层出现裂隙,其他未见明显病理改变;(4)T3组:关节软骨结构较完整,软骨细胞形态良好,软骨四层结构清晰且排列有序,未见明显表层软骨损伤及其他未见明显病理改变;(5)T7组:关节软骨基质着色均匀,结构较完整,四层结构较清晰,局部关节软骨表层不整,轻微缺损表现,其他未见明显病理改变。(2)电镜检测:(1)C组:软骨细胞呈卵圆形,且结构良好,细胞及胞膜完整,可观察到胞膜表面存在突起的微绒毛;细胞核及核膜结构完整,胞质内可观察到完整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及高尔基复合体等细胞器,纤维组织排列整齐有序;(2)M3组:大部分软骨细胞发生肿胀,呈异常形态,胞膜上的微绒毛断裂,胞浆出现空泡化现象,细胞核形态异常,可见粗面内质网轻度扩张,腔隙增宽,线粒体肿胀,游离核糖体增多;(3)M7组:细胞形态异常明显,细胞膜边界模糊不清,胞浆内空泡化严重,细胞核形态不规则,核膜模糊,粗面内质网扩张明显,腔隙增宽,线粒体肿胀明显;(4)T3组:部分软骨细胞轻度肿胀,胞膜表面的微绒毛变短,胞浆存在空泡化现象,细胞核形态异常,粗面内质网轻度扩张,线粒体轻度肿胀;(5)T7组:可观察到部分软骨细胞肿胀明显,细胞膜边界破坏,胞膜表面的微绒毛变短,胞浆内空泡化明显,细胞核形态异常,粗面内质网轻度扩张,线粒体轻度肿胀2.ELISA检测结果:与K组相比,M3、M7组大鼠血清中SOD活力明显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与K组相比,M3组大鼠血清中MDA含量升高,差异显著(P<0.05),M7组大鼠血清中MDA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 推拿疗法对运动疲劳大鼠膝关节软骨退变具有一定的干预效果。
-
单位成都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