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国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各地生产、生活秩序加速恢复。然而,复工、复产带来的人员聚集和流动可能增加疫情反复的风险,境外疫情爆发带来的病例输入压力与日俱增。在"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疫情防控要求下,如何开展显微外科手术,做到既满足患者日常诊治需求,又避免疫情扩散,亟待一份专家指导意见。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和《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辑部组织部分显微外科专家,总结、讨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进行疫情防控及开展显微外科手术的经验,形成专家共识:①根据患者新冠病毒感染风险的级别选择治疗方案,对于高风险患者,可选择非手术治疗或延迟手术,不影响预后者应暂缓进行手术,必须实施急诊手术者,应在III级防护下进行手术;对于低风险患者,可在I级防护下开展各类显微外科手术。院前急救或需进行紧急手术而未完成新冠肺炎排查,未能确定风险级别者,需在II级以上(含II级)防护条件下进行手术。②设置过渡病房(病区),集中收治中、高风险患者。③医务人员实施分级防护,正确使用防护用品。④中、高风险患者围术期处置应统一指挥,严格遵守疫情防控指引,有序落实人员、物品及环境准备。⑤需加强医护人员新冠肺炎知识及院感培训,以及手术人员在防护条件下进行显微外科操作的培训。
-
单位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