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公共生活以及重大事件只有真正进入诗人的个体经验,谈论是否应该介入才有意义。在中国当代诗坛,一些诗歌无意识地受到写作惯性的影响,缺乏探索性,当公共事件与个人生活相遇时,优秀的当代诗歌所努力呈现的多是个体经验被媒体语言以及其它集体符号遮盖与篡夺的痕迹,恰恰反对表达的过度流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