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统购统销是在国家催生基础上形成并作用于农村流通领域的制度,是国家试图改造与重塑农村经济并保障工业化战略的重要载体。统购统销制度实行后,农民的心态激烈变化,先后表现出不安、反感和激荡,之后又归于"相对平复"。与此相对应的是,其外在行为也伴有发牢骚、瞒产量、藏粮食、乱挥霍、抢购粮、闹退社等现象。可以说,面对统购统销制度,农民从初始化的迥异状态,到不同层级的不满抵制情绪与行为抗争,再到与国家互动呼应达到"暂时平衡"。在这种博弈互动与碰撞中,虽未从根本上形成国家与农民关系的良性互动,但使该制度得以存续和深化,并发展作用于几乎整个集体化时期。

  •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当代中国研究所;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