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福州地区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医院2008年1月—2014年12月临床送检的血培养标本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MIC或KB纸片法,按CLSI规定的标准执行;应用WHONET5.6软件分析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状况。结果 7年间从临床送检的血培养标本中共培养分离获得429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667株(占62.14%),革兰阳性菌1353株(占31.52%),真菌272株(占6.34%)。排前三位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来源的科室为血液科、重症医学科和门诊患者。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平均检出率分别为57.46%和24.77%,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肺炎克雷伯菌为7.98%并呈上升趋势,阴沟肠杆菌为9.58%,铜绿假单胞菌为23.66%,鲍曼不动杆菌为38.10%。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分别为81.00%和38.60%;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替加环素耐药的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0.66%和5.21%。结论本地区血流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但应重视真菌的感染,针对性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单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