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HTG-3型微波辐射计2017年3—10月在乌鲁木齐国际机场进行试验验证期间所获得的监测资料及数据产品,对2017年乌鲁木齐国际机场6次强对流天气个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微波辐射计的降水率观测可以较为直观地反映出分钟级降水的强度,小量降水的观测较为准确,中—大量的降水观测偏强。2)综合水汽含量(IWV)、液态水路径(LWP)、液态水廓线(LPR)在雷暴(雷雨)过程前后有显著的激增(增长)—回落现象,LWP的激增在雷雨之前5~10 min提前出现。LWP>2000 g/m2可以作为判定雷暴伴有明显降水的基本阈值。3)雷雨的强度和绝对湿度没有确定的正相关关系,中低层是否出现且维持高湿高饱和状态是雷暴是否伴有明显降水的重要判据。4)在雷雨发生前5~10 min,中低层(1500—4000 m)温度即出现升降波动,早于地面降温出现。5)强对流指数在乌鲁木齐机场雷暴天气中表现不稳定,CAPE指数很大时可能出现雷暴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6)微波辐射计高时空密度的连续监测资料,对于雷暴(雷雨)天气的航空气象预报预警服务有一定的辅助和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