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甘薯在膜下滴灌条件下的需、耗水规律与生长特征,明晰水氮调控对甘薯品质、产量及土壤水氮分布的影响。【方法】基于二因素田间裂区试验,设置3个滴灌水平(0、800、1 600 m3/hm2,分别记为W1、W2、W3)和4个施氮水平(0、120、240、360 kg/hm2,分别记为N0、N1、N2、N3),研究灌水量和施氮量对甘薯干物质量、产量、品质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增加灌水量能够显著提高0~6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降低土壤硝态氮、铵态氮量,促进土壤养分流动与转化。土壤氮素的赋存形态以硝态氮为主,0~60 cm土层的土壤硝态氮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甘薯干物质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灌水量、施氮量及其交互作用对甘薯营养成分均有显著影响,甘薯可溶性糖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淀粉量与粗蛋白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W3N3处理下的淀粉量与粗蛋白量相比W3N2处理分别降低了3.97%、14.27%;不同处理下的甘薯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差异显著,甘薯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农学利用效率在W3N2处理下最高,分别相比其他处理提高了7.81%~61.61%、0.38%~21.51%和20.23~145.61%。【结论】本试验条件下,适宜甘薯生长的最佳灌水量为1 600 m3/hm2,最佳施氮量为240 kg/hm2,在保证水氮利用效率的同时可促进甘薯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