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美国政治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对制度安排影响公共池塘资源治理绩效的内在机制予以了细致阐述,并另辟蹊径地提出了资源占用者自主治理的"第三条道路",构建出一套自主治理的制度分析框架。奥斯特罗姆扬弃了以哈丁、奥尔森为代表的第一代集体行动理论有关个体的理论假设和诠释路径,认为个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也可能拥有利他和互惠的动机。此外,她十分重视"社会资本"这一要素,认为其能够充分挖掘个体自治的主体性,从而在避免外部施加强制力的基础上带来社会效应,甚至走出集体行动的困境。奥斯特罗姆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概念,以此丰富古典经济学中"经济人"的文化特质,并认为作为一种蕴含于社会组织和社会网络关系中的无形资产,社会资本能够充分挖掘个体自治的主体性,从而在避免外部施加强制力的基础上带来社会效应,甚至超越集体行动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