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始于1958年的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启了中国乡村的"大锅饭"时代,全国各地出现了数以百万计的公共食堂和会堂。在华南,大空间集体建筑代替祭祀祖先的祠堂成为了乡村新的关键性社会空间和文化象征。文章讨论了人民公社化时期华南乡村的食堂和会堂等大空间集体建筑的概况,重点关注了将祠堂改建成食堂和会堂的现象,分析了改建前后空间范式、材料、结构和装饰上的变化,认为这在当时既是一种多快好省地建造大空间建筑的权宜之计,又是对传统建筑和传统文化有意识的借用,通过改建后的大空间表现出技术上的进步性和形象上的公共性,以增强人民公社的号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