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针对我国产业结构服务化引起的"结构性减速"现象,本文根据新结构经济学"禀赋结构-产业结构-生产效率-经济增长"的逻辑,从结构变迁的循环累积、禀赋结构需求和比较优势三个角度分析其理论机理,并从软硬基础设施、生产性服务业与人力资本角度阐释对产业结构服务化效率损失的补偿机理。随后利用2003-2016年27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联立方程模型与门槛回归对上述结论检验,结果发现,产业结构从工业化到服务化的变迁过程对生产效率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影响,并通过生产效率使经济呈现从"结构性加速"到"结构性减速"的变化趋势;整体上生产性服务业不能对产业结构服务化造成的效率损失进行补偿,但对省会与副省级城市的效率补偿有一定积极作用;硬基础设施、市场化和政府干预则可以在不同程度上补偿产业结构服务化过程中的效率损失,但人力资本不能对效率损失进行补偿。上述结论具有政策含义:在我国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仍然较低的情况下,应坚持实施"工业化"战略,由提高工业产值转变为提高工业生产率,以补偿产业结构服务化造成的生产效率损失。另外,服务业内部结构应不断向生产性服务业倾斜。
-
单位经济管理学院; 西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