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从生地黄炭(dried Rehmanniae Radix Carbonisata,DRC)中发现并提取生地黄炭纳米类成分(dried Rehmanniae Radix Carbonisata nano-components,DRC-NCs),利用2,4,6-三硝基苯磺酸/乙醇溶液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评价其治疗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马弗炉高温煅烧生地黄,并经过萃取、滤过、透析得到DRCNCs。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技术、紫外-可见分光光谱、荧光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等对DRC-NCs进行表征。利用CCK-8细胞毒性试验评价DRC-NCs的安全性。利用大鼠UC模型,通过比较大鼠一般情况、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结肠组织损伤程度、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结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0、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水平、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力,以评价DRC-NCs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结果 DRC-NCs在TEM下分散度良好,为近球形且粒径大小均一,粒径分布集中在1.1~2.6 nm,晶格间距为0.354 nm,主要由C、N、O等元素构成,表面含有氨基、羟基、羧基等基团。DRC-NCs的细胞毒性很低,安全质量浓度在2 500.00μg/mL以内。动物实验结果显示,DRC-NCs可以改善UC模型大鼠的一般情况,显著降低模型大鼠的DAI评分,减轻结肠损伤,升高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DRC-NCs可以降低TNF-α及IL-6的水平、升高IL-10的水平、降低大鼠结肠组织中MDA的水平及MPO的活力、提高SOD的活力。结论 DRC-NCs具有治疗UC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提高抗炎和抗氧化能力有关。这不仅为中药炭药的探索开发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研究角度,也为临床应用生地黄炭治疗UC提供了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