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的甜食不但历史悠久,且种类繁多。宋代以前,甜食在地域上形成了"北人嗜甘"的格局,其后逐渐演变成甜度"东高西低"。到了清代,北京、山东、黑龙江、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四川、云南等地都有过比较突出的食甜表现。近代中国实际上形成了三个层次的甜食区域,分别是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重度甜食区、北方中度甜食区、长江中上游轻度甜食区,大致呈现出甜度"东高西低"或"东甜北咸"的分布趋势。从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影响因素来看,食甜分布格局的形成和变化与糖类作物种类分布、区域气候湿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明显关系。而近两千年来的食甜格局转变,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的东移南迁有相当大的关系,食甜重心往往与经济文化重心相重合。
- 单位